近日,西安市召开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座谈会,贯彻落实全国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,研究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举措,适应当前新的经济形势。
2015年,西安地区应届高校毕业生将达到25万人,占陕西省75%,就业压力巨大。同时,从经济形势来看,西安经济发展放缓,处在增长速度换挡期。受此影响,部分学校招聘单位和岗位需求数量均有所减少,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用人需求下降,给就业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。
西安市将大力推进就业制度改革,全力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就业工作,通过整合现有就业资源、提升就业服务手段、创新就业服务平台、充实就业服务内容等,以点带面,以改革提升就业工作效率,提高供需匹配效率,从而推动就业创业工作的开展。
(一)大力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
一是创新创业教育。普及创业教育,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;在毕业学年开展创业培训实训,开展灵活多样的创业实践活动。推动高校建立从创业创新教育,创业培训实训,到创业实践孵化的“三创”新模式。
二是提供多渠道资金支持。优化流程,简化程序,简化反担保手续,强化担保基金的独立担保功能,重点支持吸纳大学生较多的初创企业。鼓励设立重点支持创业大学生的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基金。加大对涉农专业背景大学生面向农村创业的资金支持力度。
三是加强创业培训。以有创业愿望的大学生为重点,改革现有大学生培训模式,改进培训体系,创新培训方式,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。鼓励支持开发适合大学生的创业培训项目,提高培训针对性。
四是加强创业载体建设。组织对大学生创业、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情况进行调研,修订西安市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办法、西安市大学生创业培训管理办法等政策性文件,完善政策体系建设。建设高校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,并与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区形成一体化,推动更多高校毕业生投身创业实践。
五是加强创业公共服务。对各方面相关优惠政策进行归集梳理,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宣传解读并提供咨询;完善创业专家志愿团队建设;多种方式搭建青年创业者交流平台。拓宽社会保障事务代理服务范围,将创业大学生作为重要服务对象,提供档案保管、人事代理、职称评定、社保代理等服务。
(二)积极推进“掌上就业”
西安市积极着手推进“掌上就业”,由政府负责组织开发并管理运营的西安公共就业服务APP,主要实现提供社会公众信息服务、个人业务经办服务和基层信息采集维护三大方面功能。鼓励和引导企业自主开发并运营就业APP。利用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,利用全市就业信息服务平台,政府给予资金、政策扶持,鼓励和引导企业依据市场需求,细分劳动力市场,细化专业工种(如装修工人、货车司机、服务员等),开发专门的掌上移动APP,充分利用劳动者碎片化时间,实现点对点对接,实现随时随地获取用工信息,挖掘和促进以灵活就业、零散就业等形式就业,拓宽就业渠道,扩大就业容量。
(三)打造一体化管理服务平台
西安市按照大集中、大融合的发展思路,结合人社部规划要求,整合就业相关业务系统,统一管理服务平台,构建“纵向相通,横向相连”的就业一体化信息系统。一是数据融合。对现有的公共就业系统有关数据、统计等业务功能整合,对系统管理的单位和个人基础信息进行整理、规范、整合,构建全市统一的单位和个人基本信息库,建立统一的大数据系统库,实现基础信息大集中,达到人社部 “同人、同城、同库”建设标准;二是业务协同。对网上就业和失业登记、创业补贴和贷款申报、创业项目推介、孵化基地入驻申请等公共就业相关业务进行优化整合,统一公共就业流程和数据流向,打破传统的“块状化”区域业务界线和“条状化”业务领域界线,打造全天候的网上就业服务窗口,通过数据融合、信息共享、业务协同,统一公共就业一体化平台应用,跨区域实现业务流、资金流与信息流的有效衔接,提升公共就业服务的效率、层级和满意度。
打造西安特色创业服务平台。整合工商、税务等业务部门资源,将包括政策支持、专业创业服务中介、服务机构、投资机构、知识产权管理、培训机构等多种要素汇聚,打造具有西安特色的创业服务平台,重点对有创业想法的初创者进行引导,为包括科技型创新创业者、初创企业者提供创业扶持。通过政、产、学、研等各类资源整合,打造创业街区五大平台,即统筹社会资源创业孵化平台、公共服务平台、金融服务平台、价值链增值服务平台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,集成政府政务服务和市场化专业服务,为各类创新创业主体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。
此外,西安市还将实施“3515”工程,即从2015年开始,用3年时间,在西安市建成50个初具规模、多层次、多类别的创业孵化基地;建成100个创业实训基地;建成500个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。
|